焦亞硫酸鈉生產中離心機的選用及故障分析
陶衛華 王柏林
(浙江巨化股份有限公司硫酸廠)
摘要:通過焦亞硫酸鈉離心機的更新改造,提高了焦亞硫酸鈉產品的產量和質量,改善了工作環境。介紹了離心機在使用中的常見故障及改進措施!
關鍵詞:離心機 焦亞硫酸鈉 應用 故障
焦亞硫酸鈉(Na2S2O5)為白色或微黃色單斜晶系柱狀晶體或結晶性粉末,有強烈的還原作用,帶有強烈的SO2氣味,在工業和食品行業中具有廣泛的應用。
巨化股份有限公司硫酸廠的焦亞硫酸鈉生產裝置設計生產能力為年產5000t(按每年生產300d計),于1993年正式投入生產。焦亞硫酸鈉生產工藝由配料、反應、離心脫水和產品干燥工序四部分組成。
1 離心機的選用
我廠焦亞硫酸鈉生產裝置離心工序自1993年投產以來一直使用SS1000型三足式離心機,共有四臺。其主要技術參數為:轉鼓直徑1000mm,轉鼓轉速1000r/min,分離因數560。該離心機為人工上部卸料、間歇操作。這種離心機在生產過程中需專門安排操作人員從離心機上部用鐵鍬將料鍬到小車內,再拉到干燥工序進行烘干,操作人員勞動強度大。濕的焦亞硫酸鈉易散發二氧化硫,由于離心機是敞開式出料,造成大量二氧化硫氣體泄漏,操作人員需戴防毒面具操作;每次卸料時,其他人員都難以走進焦亞硫酸鈉廠房。
另外,三足式離心機三角皮帶易打滑,不能保證額定轉速,經脫水后的焦亞硫酸鈉濕品含水率較高(高達10%以上),造成產品干燥工序效率較低;同時由于設計時離心機選型問題,離心機使用中離心時間長(一個離心過程約需30min),工作效率低,造成生產裝置無法滿負荷生產。1999年我廠對焦亞硫酸鈉干燥工序進行改造,改造后干燥效果有所改善,但仍沒有達到預期效果。經過分析和產品試驗,我們認為影響焦亞硫酸鈉生產的關鍵因素在于離心機。鑒于以上原因,為了改善焦亞硫酸鈉生產的工作環境,提高焦亞硫酸鈉產量、質量,降低員工勞動強度,決定對離心機進行更新改造。
通過市場調查、走訪離心機生產廠家,2000年我廠對焦亞硫酸鈉離心工序進行改造,用一臺GKH800-N型離心機替換原來的四臺SS1000型離心機。其主要技術參數為:轉鼓直徑800mm,轉鼓轉速1500r/min,分離因數1000。此離心機為臥式虹吸刮刀卸料離心機,具有較高的生產能力及分離洗滌效果。同時,根據離心機使用要求,在離心工序增加了成品液貯槽和反沖液貯槽。從一段時間的使用情況來看,該離心機的使用效果不錯。主要表現在以下幾方面:(1)經離心機脫水后的焦亞硫酸鈉濕品含水率大幅降低,僅為3%,且使干燥工序效率大幅度提高;(2)從外觀上看,離心料白、細且很松散,視覺上就像是已烘好的料一樣;(3)每一個自動離心循環過程約3.5min,可離心濕料150kg,速度較以前大為增加;(4)生產現場工作環境得到改善,再也不需戴防毒面具操作,操作人員勞動強度降低。經過改造,我廠焦亞硫酸鈉裝置完全達到了設計生產能力。
|